首页
>新闻资讯>基层动态
学党史 悟思想(二十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变化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外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下面,我们将通过文字与图片,一起回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重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功实践,感悟党中央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精心谋划我国外交工作,提出了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和各领域外交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的战略任务。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了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伟大实践。2013年秋,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11月,“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作为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正式使用“一带一路”的提法,并对丝绸之路精神和“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作出系统阐述。“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也随即展开。2014年11月,“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提出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的合作建议,指出互联互通是要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进一步指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和路径。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涵盖“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八大方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以更清晰的轮廓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更是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和响应。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论坛,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领导人圆桌峰会发表了联合公报,为推动各方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广泛共识。

截至2017年9月底,已有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在明确的愿景规划引导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逐步从理念到行动,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与相关国家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每周约4200个航班,中国与43个沿线国家实现空中直航;中欧班列开通50多条,累计开行5000多列,从中国驶出的“钢铁驼队”到达欧洲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党中央不断丰富和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手段,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遏制和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行径,积极保障经济金融安全,有效维护海外利益,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为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扎实开展涉疆、涉藏外交,回击无端指责,在联合国平台和国际上赢得大多数国家理解支持。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在南海问题上,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维权斗争,在坚决应对域外势力干扰介入的同时,与地区有关国家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妥处分歧、聚焦合作。中国政府先后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等多份官方声明文件,我国在多个国际场合重申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主张,有效维护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具体争议,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稳定海上形势。我国排除干扰如期完成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扩建工程,南海维权取得历史性进展。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坚持原则,在尊重历史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斗争,在多个外交场合和部分国家重要媒体上发表“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言论或文章,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巡航执法,依法行使国家主权,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积极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国在坚持原则、不断提高管控能力的同时,坚持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谈判沟通,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我国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坚持劝和促谈,推进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国还在阿富汗和平和解问题上积极斡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呼吁对话,在缅甸和孟加拉国之间居中协调,这些行动都为实现地区局势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与正当权益,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2014年9月,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启动,可以随时为在海外遇到困难和有所需求的中国公民提供关怀与帮助。党的十八大后的五年,中国还成功从多个突发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的国接回滞留同胞,成功组织9次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下,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保护体系。中国还同其他国家达成多项便利人员往来协定或安排。截至2017年9月,持中国普通护照可以有条件免签或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已达64个,与中国缔结简化签证手续协议的国家达41个。我国公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